1
9
2016
汉博商业偏爱体验类业态 5年将孵化百家新兴商业品牌
文章来源:房掌柜
浏览次数:1609
“未来3~5年,我们预计将是一家持有100个新兴品牌的公司。”曾经专注于商业项目服务十余年的汉博商业(证券代码:831576)正在把目光从服务项目延伸到服务商业项目中的品牌,在接受房掌柜采访时,汉博商业董事长朱友军做如上表述,预计五年之后,汉博商业将不仅是一个传统专业技术服务商,还是一个品牌管理集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流向是判断市场风向的重要标准。汉博商业的市场动向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此前的8月11日,汉博商业在新三板公开发行股票1144万股,募集资金2.06亿元。与此同时,汉博商业董事长朱友军明确表示,新募资金将大力度向品牌孵化业务倾斜。
而市场也对此有了反馈。8月18日,汉博商业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在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95%,净利润同比增长45.23%。这其中,品牌服务收入1415万元,占整体营收的18%。
市场突围做好场所和品牌端服务
商业管理公司为何钟情品牌孵化业务,这还要从当下的消费环境说起。一方面,同质化购物中心井喷式增长,线下分流现象明显;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竞争力加剧,线下商业销售额腰斩。据统计,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销售额3.7万亿元,购物中心销售额4.5万亿元。面对线上、线下的双面夹击,商业市场如何突围?汉博商业给出的答案是做好两端:场所端和品牌端。
领导层具备前瞻性眼光能够帮助企业抢占先机。早在2005年,朱友军就考虑过对消费领域两端进行服务。在场所端,汉博商业打造了“之心城”、“漫乐城”、“美里天地”三大产品线。其中,之心城主要针对核心城区的购物中心,漫乐城针对生活型的购物中心,美里天地则是针对社区型的购物中心。
在品牌端,汉博商业进入2016年,已经布局品牌孵化业务。截至发稿,已经孵化了温野菜、爱乐游、贝凯雅三大新兴品牌。朱友军称,未来三五年,汉博商业可能会持有100家新兴品牌的公司。未来,汉博商业不仅是一个传统的专业技术服务商,还是一个品牌管理集团。
品牌孵化业务3~5年持有100家
选择品牌孵化业务作为未来营收增长的支撑,朱友军有自己的逻辑。“目前零售行业,标准化的产品如电器、数码等,正在快速向线上迁移;体验类的业态如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体育和快时尚,正在向购物中心迁移。”朱友军说。在体验类的业态中,主流品牌有38万个,同时每年有1.6万个新兴品牌出现。在新兴品牌中,排名第一的是健康,其次是餐饮、儿童、娱乐和文创。
此类品牌业态多偏体验式,迎合了新兴消费人群的变化。汉博商业研究院显示,新一代消费主力为80、90后人群,他们敢于冒险、喜欢场景、偏爱体验类产品。抓住新兴消费群体,助力新兴品牌快速成长,对汉博商业而言是抓住新一轮成长的契机。在选择孵化品牌方面,汉博商业有严格的标准。在朱友军看来,这是保持质量基础上的良性增长。朱友军看中的是:新兴品牌成立不到3年,规模在1000万以内,基本开始盈利,未来有望在细分行业排名前三。具体到标准细分,第一,品牌团队要有较强的运营经验;第二,品牌团队要有梦想,希望做大;第三,品牌商业模式在未来5~10年会有长期的需求。 “汉博商业计划未来五年将孵化20个品牌,与此同时,通过运营服务、整租等模式预计在五年内服务50个商业项目。这就可以让服务的品牌和服务的项目有效形成互动,也就是用我们服务的众多带着吸引人的‘内容’的品牌,放置在众多项目的‘入口’里。”朱友军指出。
为新兴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选址、装修、形象把控、供应链金融、股权,乃至整个后期的资本市场,汉博将为新兴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这是朱友军许下的承诺。目前,汉博商业针对性孵化的品牌有温野菜、爱乐游、贝凯雅。除此之外,汉博在谈品牌还涉及偏体验类的儿童理发、体育训练等业态。具体而言,以爱乐游为例,汉博商业首先为其请了一个法国公司,对其品牌进行重新梳理。国内品牌往往缺乏故事,没有内涵。在汉博商业的帮助下,爱乐游品牌重新定义其价值、客群。在店面设计、陈列方面,汉博商业更是细致入微,甚至一个门头的选择都要经过几次打磨、考量。而这一切,才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汉博商业为爱乐游制定了3年计划,助力其实现200家门店、2亿元的销售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汉博商业的帮助下,爱乐游孵化效果已初显。仅2个月,爱乐游营业额同比增加了30%。这一切也不算困难,因为对新兴品牌而言,技术和资金往往是一个未来发展难以逾越的硬门槛。
为此,朱友军特意携手原京东高级副总裁、终身荣誉技术顾问李大学先生的磁云科技,成立了助推新兴品牌“互联网+”化的服务平台——汉云优品科技。同时,汉博商业还与金鼎投资、宝鼎投资等机构合作发起基金(汉博金鼎、汉博宝鼎),为新兴品牌提供金融管理服务,把品牌从开创时期一直到成长期的退出通道全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