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4 2008

汉博:商业地产运营商的蓝海战略——白皮书系列访谈(一)

文章来源:搜房商铺网 浏览次数:1840


    大家好,我是汉博董事长朱友军,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搜房的直播间,一起来聊一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非常感谢关心汉博、关心商业地产的朋友们。
    【搜房商铺网】我们知道汉博的目标是要全力打造专业的商业地产运营商,那么想请您详细解释一下公司对专业运营商的定位,谈一谈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未来3到5年的发展规划。
    【朱友军】汉博从2005年3月份成立,到现在正好三年。三年时间,我们的人员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0人,目前公司在中国商业地产顾问领域处于前三甲的位置。我们的业务在全中国的十几个城市开展,在上海、成都、重庆、山东、武汉等地,都建立了子公司。公司目前在做的项目中,开发商基本来自大型国企、上市公司或当地的龙头地产企业。
    【朱友军】汉博能够走到今天,主要是跟中国目前地产的发展形势有关系。从2006年开始,很多开发商意识到,持续稳定的地产收入,才是他们长期发展的根本。所以,像中粮、世贸、金源、合生等这种有实力的地产企业,一方面继续开发住宅,另一方面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商业不动产的开发,而且很多企业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持有型的物业,不管是酒店还是购物中心,一旦发展起来,每年的租金增长速度非常快,另外对于企业的物业资产增长也会很快。不管是资本运作,还是通过经营性长期贷款,都给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但是对于开发型的物业,国家信贷是收缩的。这种情况下,他们意识到,商业地产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长期发展的动力,同时可以带来收入上的稳定。比如世纪金源,它拥有9家五星级酒店,3家购物中心,每年的租金收入和经营收入加在一起,将近20个亿,这样保证它每年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其开发新的地产项目。
    【朱友军】而且,国家宏观调控对住宅力度很大,开发展开始琢磨,通过持有物业享有收入,有这样想法的开发商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地产顾问公司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蓝海。2007年我们还不到300万的代理的项目,一年的时间就到了现在的500多万。当然,我们的选择也是有标准的,比如要求对方资金实力充足,对商业地产理解透彻,能够看清商业地产的长期价值,等等。
    【朱友军】对我们公司来讲,为什么要做这个行业呢?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在琢磨SHOPPING MALL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中国的购物中心起步在上海,早于北京3、4年,目前北京成功的购物中心还只有几个,但是上海可能已经达到十几个,而且百货店向购物中心转化的过程是有规律的。购物中心是商业地产最主要的一个部分,狭义的商业地产其实就是指购物中心。我们公司以购物中心作为主业,当然也包括休闲地产、旅游地产、城市规划、酒店、综合体,但这其中最难做的是购物中心,它需要考虑到消费者、投资者、商户甚至未来资本市场的情况,过程很复杂。但是很多开发商想得过于简单,关心的是能不能招商。其实招商不是最关键的,商业地产的概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前期定位失败,招商是招不起来的。即使定位准确并且成功招商,也还只是成功了一半,后期怎么运营反而更关键。
    【朱友军】商业地产运营的成功需要几年的时间,需要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它,产生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大家养成到这里消费的习惯,才能真正称得上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后期的调整,包括开业之后,资产怎么处置?是变现?还是通过经营性贷款,继续做其他的投入?都有很多问题,包括国家的Reits,事实上Reits征税,在香港,甚至在国外、在新加坡都是很难做的。资产怎么样在未来的很难。投资一个购物中心,动辄十几个亿,而且短时间很难收回。大家要想清楚,要把从前到后流程全部想清楚。
    【朱友军】依我们的经验来看,做商业地产的人,大部分都是住宅地产转过来的。他们会把商业地产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建筑盖起来招好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在我们接触过的很多项目中,很多已经盖好的商业地产项目,其荷载、层高等所有的东西都不符合要求,重新改造需要花的精力非常大,甚至有的根本就无法改造,所以就出现很多商业地产的空置,很多的烂尾楼。在北京以及许多二、三线城市,这种失败的案例太多了。粗略估计一下,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仅占20-30%,而70%的项目都是失败的。
    【朱友军】商业地产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外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如美国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成熟了,现在有4万多个MALL。中国的MALL还非常少,但中国的消费力在增长,非常需要体验式、一站式的、满足精神需求更多一些的商业项目。国外有很多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证券化、基金等,而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要不就是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要不就是靠银行贷款。当运作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时,开发企业心里是很紧张的,他们会很慎重,然而,越慎重就越没把握,越没把握就谁都不能相信,从而导致急病乱投医的现象。曾经有一个开发商,找了十几家为他做招商,每一个都确认,但事实上每一家的水平、层次是不统一的,提供的建议也必定不一样,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朱友军】对于商业地产开发商来讲,顾问公司处于偏强势的一方。开发商虽然有资金,但在专业水平上是不对等的。因为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的结合,既需要在商业业态方面有很强的知识储备,要知道每个商家的销量、场地需求以及开店计划,也要知道地产的知识,甚至包括金融知识。事实上,懂地产和懂零售的这两种人都有,但是能把这两者结合的人太少了,需要在一个体系内进行培养。然而,开发商很难培养这样的人,因为开发企业只有一个项目。而我们则不同,我们可能通过很多项目,让人参与到不同的流程中学习。
    【朱友军】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大国企,年销售额都在百亿以上,资产规模很大,但他们仍然需要依赖顾问公司建立所有的流程。从开始拿地,做可行性评估,之后是定位、策划,从所有的合同文本,到动线、人防、消防、与设计院的配合,直到开业,整个过程全程参与,非常地深入。这就是商业地产顾问这个行业在这段时间发展得比较快的原因。一个不成熟的行业,是与专业的行业顾问离不开的。
    【朱友军】现在销售代理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汉博的特点在于为开发商提供全程的代理操作,而不是仅限于策划或设计某一个环节。开发商的思维也已经开始转变,希望能够提供全程的服务。所以,具备全程操作能力,从前期策划、招商,到后期运营、管理一体,能够做到的顾问公司非常少。我敢自豪地说,在北方汉博是领先的。
    【朱友军】从行业发展来看,从不成熟到成熟可能仅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三年内商业顾问公司会越来越多,但事实上很多公司没有形成自己的业务体系,所示单个的项目或业务,而没有考虑到公司的长期发展,这就是商业顾问公司的模式问题。如果纯粹靠招商、策划而活,三年之后这类顾问公司就会灭亡。事实上,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后期运营的作用占到一半以上的功劳。比如商业管理,一个签约15年的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持续不断的经营收入。我们公司目前在商业运营领域发展比较快,今年会有超过50万平米的管理项目,未来2到3年,希望能达到10~20个项目,如果寻找到看好的物业,将会自己收购持有,自行经营管理,甚至在合适的机会,资产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将整购购物中心。这是汉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传统的商业顾问服务,转向全程的运营服务,打造专业的商业地产运营商,在全国各地稳健地发展。汉博不会为了追求速度接不能做或不看好的项目,而是通过建立项目评估系统,先评估,后接洽。
    【搜房商铺网】汉博所要做的是全程代理的模式,您怎么去平衡公司内部每一个环节的业务上的能力?

汉博:商业地产运营商的蓝海战略——白皮书系列访谈(二)商业地产应通过专门融资渠道发展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企业应用
友情链接
 汉博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6701号-1
400-036-5868
400-036-5868
 汉博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6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