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已经改弦更张,为了更顺应时代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品牌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志,如何在品牌重塑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进行品牌企业再造,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日前,由全国政协主管主办的新媒体、人民政协和爱国统一战线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互联网平台人民政协网围绕中国品牌日制定专题文章系列报道,通过访问政协委员及品牌企业领导者,来了解他们的应对之道。汉博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博商业集团)总裁王伟先生受邀接受采访,与诸多品牌企业一道,围绕后疫情时代品牌再造话题分享企业发展之路。如下为报道全文:
品牌是一个企业、地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质量好、品质高、美誉度的集中体现。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做出贡献。2021年,143家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大国。
在第6个中国品牌日期间,特邀政协委员及品牌企业领导者,立足企业自身发展与为行业视角,分享企业品牌管理之道,以及企业品牌构建与再造故事。
回归商业本质 精细化运营提升资管价值
汉博商业集团总裁 王伟先生
商业管理公司的终极价值,是实现让商业项目管理与资本的良性互动,通过资本杠杆放大商业管理效率,从而提升一定的服务品质。因此,未来的商业管理领域一定是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的发展进程。在汉博商业集团总裁王伟看来,当前国内商管企业的混战阶段,更多的企业只是在切分资管行业中“管”现金流,还并未真正助力客户实现大资管方向的终极目标。
汉博商业集团自有品牌项目上海漫乐城
王伟和他的同行所服务的对象,正是当前进入存量和增量并存的商业地产企业。汉博商业集团在2015年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中,是从前期的定位、规划到后期招商、运营及资产评估全涉及的商业地产全链条服务商。疫情给线下商业带来的影响不言自明,即便是汉博商业集团这样的市场老兵。“我们这三年只围绕一个目标,如何用最低廉的成本,实现商业物业的最大化价值,即做运营能力的整体提升。”王伟说。
汉博商业集团三大自有品牌产品线
因此,疫情也让整个商管行业也不得不思考,“回归商业本质”,这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要面对的问题。王伟说,汉博商业集团重点做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将十余年来积累的运营经验,予以系统化、知识化梳理,让知识可沉淀、有系统、可培训、可输出;二则是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运营,与全国头部商业大数据伙伴深度合作,构建全维度的数智化商管平台(SAAS),为客户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降本增效目的。“在抓住空档期内,开业之前在于提升精准度,降低试错成本;开业之后在于提升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一般至少需要布局四大数智化平台:品牌平台、城市地图平台、管理平台及会员平台。”
汉博商业集团自有品牌项目合肥之心城
“与酒店管理行业类似,由第三方商业管理团队去经营的市场渗透率将越来越高。未来10-20年,头部企业占领70%-80%市场份额的情况或有出现。”王伟认为商业管理行业看似传统,是一种以委托合作切入的“类投资”行为。伴随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商业+X”的未来发展空间无限,中国商管公司的服务价值将会被真正看见。
汉博商业集团
汉博商业集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提供商业管理专业服务的公司之一,专注商业空间创新管理十余年,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商业运营全链条服务商。起步北京,布局全国,成立十余年来,围绕市场变化,汉博商业集团的定位不断升级,已从原有的顾问公司升级为商业运营全链条服务商,打通了商业管理全产业链,可为各阶段、各类型商业项目提供策划咨询、建筑设计、规划咨询、招商管理、运营管理等五大模块标准化业务,可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系统运营解决方案,并拥有“之心城”、“漫乐城”和“美里天地”三大自有品牌产品线,可提供定制化输出管理。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2.255亿元,汇聚超过500名行业专才,总部设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合肥、南昌、厦门、郑州、沈阳、太原等重点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及在管项目与团队。